宋河糧液藍夢3號
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濃香型白酒以“無色透明、窖香優雅、綿甜爽凈、柔和協調、尾凈香長、風格典型”名揚海內外。瀘州老窖國寶窖池以其少有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價值成為世界釀造史上的奇跡,其精湛的釀酒工藝為世界釀造蒸餾酒之。
宋河糧液產于古宋河(今大沙河)之濱棗集,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始于南北朝,隋唐頗負盛名,唐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諸帝王,每年清明到鹿邑太清宮老子李耳故居祭祖,所用瓊漿即棗集釀造。故棗集有“皇王祭酒”之稱,名傳天下。
宋河酒廠于1968年建立,利用得天獨厚的古宋河釀造佳泉和先進的生產工藝,于1970年生產宋河糧液。具有無色透明、窖香濃郁、入口綿甜、甘爽尾子干凈之特點。1979年“宋河糧液”被評為河南名酒。1981年在廬山“全國名優酒檢評會”上,名列前茅。1984年中國酒類大賽中,榮獲銀杯獎。
隨著釀酒工業的的發展,宋河酒廠的生產規模逐步擴大,現以成為國家大型企業。年產白酒3.6萬噸,完成產值8277萬元,實現利稅760萬元。主導產品宋河糧液銷往全國各地,被國家白酒協會命名為中國名酒。
宋河牌宋河糧液是河南省鹿邑縣河南省宋河酒廠的產品。1979年、1984年獲河南省名酒稱號,1984年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1988年在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91年獲日本東京國際飲料酒類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墨西哥國際工業博覽會金獎及法國巴黎國際名優酒展評會特別金獎,2004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2005年榮獲“中國消費者十大滿意品牌”及廣東省首屆國際酒飲博覽會金獎。
鹿邑這方水土受了龍氣,棗集這汪水得了仙氣,在唐朝,棗集已成為名揚海外的名酒生產基地。家家糟粕飄香,戶戶酒旗高挑,八方商賈云集,四海賓朋齊至。到建國前,棗集一帶雖飽經戰亂之苦,仍有大小作坊二十八家,戶戶富甲一方。
1968年,鹿邑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宋河酒”這一傳統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在原來私人作坊的基礎上,著手組建了國營鹿邑酒廠。數十年來,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該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似乎是一夜之間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廠,成為釀造行業的骨干,名酒企業的新星,河南人民心目中的品牌,鹿邑人民的驕傲。隨之,各界名人紛至沓來,揮筆作畫,潑灑墨寶,無論是“唐井亭”還是“翰墨廊”,無論是“青牛泉”還是“蓮花涌”,處處是流光溢彩,無處不書香逸人。全國眾多專家、學者、書法家、詩人等知名人士紛紛參觀指導,行詩作畫。
宋河糧液
宋河糧液
著名作家李準以:“香的莊重,甜得大方,綿的親切,凈得脫俗”十六個字準確、科學地概括了宋河糧液酒的四大特色;原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為宋河題聯:“老子家鄉釀美酒,宋河糧液譽神州”;著名書法家、原國家書協主席啟功題:“宋河水釀千盅酒,鹿邑人增百鎰金”;著名書法家李鐸題:“宋河糧液酒香濃,綿甜甘冽味無窮”;著名書法家費新我題:“老聃犁下宋河冽,大匠甕中糧液香”;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詩曰:“老聃鹿邑家鄉水,孔子師徒不敢強,天賜名泉封祭酒,至今醉柏未成行”;著名作家魏巍題:“李耳故地,中州佳釀”。另外,原中顧委常委肖克、全國人大常委馬萬祺、原中國書協主席舒同,現任中國書協主席沈鵬、中國書協副主席王學仲、劉藝、劉炳森、佟偉,以及海內外名人志士均來廠參觀并題書留念,他們作為新時代宋河酒文化的奠基人,正在為宋河酒文化的發揚光大,為著宋河的宏偉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采購商 | 商品規格 | 成交單價(元) | 數量 | 成交時間 |
---|
推廣
推廣
推廣
推廣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