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訂單找產品就上88訂單網
  • 訂單
  • 產品
  • 公司
  • 資訊
  •  
  •  
資訊分類: 化工涂料 建材家裝 五金模具 電工電子 服裝鞋帽 照明儀表安防 醫療器械 電子商務 食品農業 數碼家電 冶金礦產 橡膠塑料 農林牧漁 商業貿易 商務服務
您當前位置:88訂單網首頁 > 資訊 > 農林牧漁

袁隆平院士詳解“超級稻”畝產緣何能超1000公斤

2014-10-13 15:35:45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體大小:

        這樣的路還在延伸,夢想也在不斷伸展,袁老的“禾下乘涼夢”也越來越接近。我們期待著,在下一個中國農業黃金十年里,超級稻長得更壯、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宋春芳的理解是,超級稻高產攻關具有很大的技術儲備價值,他建議可以在兩方面來做好推廣工作,一是技術儲備,擇機推廣,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大面積推廣;二是因地制宜,適度改良,如果“四良”不能全配套,可以選擇“兩良”、“三良”,雖然產量沒有“四良”這么高,但多少會增產。

        而李建武說的另外一則真實的事例則讓超級稻聲名遠播。袁院士曾經接待了一位香港富商,請他吃本地的超級雜交稻,富商整整吃了兩碗飯,不斷稱贊米飯口感非常好。讓袁隆平一行沒想到的是,這位富商吃完后,居然將米飯打包,說是要帶給家人嘗一嘗。

        正是因為可供選擇的品種多了,2014年,以袁隆平為組長的攻關技術專家組,才優中選優,確定了以Y兩優900為主的6個具有千公斤產量潛力的示范品種,在全國24個縣(市)進行示范布局,此次驗收的紅星村示范片就采用了Y兩優900,獲得了高產。

        良種、良法、良田、良態,“四良”配套結出豐碩之果

        在不到一年之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次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他感覺自己向匯報給總書記的“禾下乘涼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百畝片平均畝產達1026.7公斤,再創世界紀錄!”

        10月10日,湖南省溆浦縣橫板橋鄉紅星村,在農業部組織的第四期超級稻高產攻關基地測產現場,這樣的喜訊讓84歲的袁隆平院士難掩激動之情。

        兩天之后,在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一見到記者,袁隆平領著記者直往田間走:“走,到試驗田去看看!這邊也要驗收了。”

        “登上了1000公斤的新高峰,我可以向總書記和全國人民報喜了,下一步,我要向每公頃16噸目標(每畝1067公斤)攻關。”自稱“80后”的袁隆平斗志高揚。

        2013年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與全國勞動模范共話“中國夢”。當時,袁隆平拿出兩張超級雜交稻照片遞給總書記說:“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就是我的中國夢。”

        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為了共圓“禾下乘涼夢”,許多人為之默默耕耘,不懈攻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在農業部的組織下,由袁隆平牽頭,“攻關員”創新團隊、“管理員”農業部門、“操作員”農民兄弟的“三員”配合,堅持“良種、良法、良田、良態”四良配套相結合的攻關策略,持續開展高產攻關,成功實現了超級雜交稻第四期攻關目標。

        “我只是帶個頭,工作是大家做的”

        上個世紀90代年中后期,農業部啟動了中國超級稻計劃,在863計劃、總理專項基金、農業部超級稻專項基金等支撐下,在袁隆平提出“形態改良與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技術路線指導下,開始了不斷向上、勇攀高峰的攻關之路。

        從2000年實現第一期大面積示范畝產700公斤、2004年實現第二期大面積示范畝產800公斤、2012年實現第三期的大面積示范畝產900公斤,到2014年首次突破大面積示范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超級稻攻關在17年里實現了令世界矚目的“四連跳”。

        超級稻示范畝產突破1000公斤,在袁隆平看來,有著兩層重要的意義。他對記者說:“一方面說明中國雜交稻水平遠遠領先全世界,中國人有志氣、有能力創造世界奇跡;另一方面,經過攻關,水稻產量在不斷攀升,中國人有能力牢牢將飯碗端在自己手里。”

        實現畝產1000公斤目標,這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迄今無人登臨的高峰,攻關難度非常大。“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在袁隆平眼中,“人和”是至關重要的。他謙遜地說:“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全國所有研究超級雜交稻的團隊都非常優秀,大家都非常有戰斗力,敢于勇攀高峰。很多人都把功勞算到我頭上,這是不對的,我充其量只起到了部分帶頭的作用。”

        “實現畝產1000公斤,這可要歸功于‘三員’大將呵。”袁隆平形象地對記者說。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基地處副處長宋春芳解釋說,袁隆平看重每一個人的努力。“要把超級稻這篇文章很好書寫在大地上,科研團隊如同‘攻關員’,袁院士這個技術總設計師設計到位,帶著科研人員想到位、做到位;農業行政部門如同‘管理員’,組織、落實、督促到位;而農民兄弟作為種田能手如同‘操作員’,就要具體生產到位。”宋春芳感慨地說,只有大家都到位了,超級稻增產攻關的目標才能到位。

        在超級稻第四期攻關中,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這個研究團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84歲的袁隆平笑稱:“自己是‘80后’,帶領一幫年輕人在從事超級稻這個年輕、蒸蒸日上的事業,這些年輕人嚴謹勤奮、善于鉆研和攻關,我覺得非常好。”

        具體負責溆浦縣4個示范點技術指導的宋春芳今年50歲,而作為蹲點指導的助理研究員李建武是“85后”,老、中、青搭檔,構成了一個良好的人才梯隊。宋春芳從2005年就跟隨袁隆平承擔攻關任務,在田間地頭度過了生命中最充實也收獲最多的“黃金十年”,鞋上沾泥的他笑著對記者說:“不打算換鞋了,明天還要去河北示范點的田間去。”被曬得滿臉黝黑的李建武已經從事了第三期、第四期的攻關研究,他希望自己成為第五期攻關的年輕一員,“只要谷子長得壯,哪怕再曬黑一點都無所謂。”

        在攻克難關的征途中,農業部門沖在前、不掉隊。“超級稻高產攻關,這是農業部早在1996年就提出來的,這對中國水稻事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袁隆平認真地說,“沒有國家倡導、農業部立項,就沒有今天的成就。”

        據了解,農業部于1996年立項啟動“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組織包括袁隆平在內的全國20多個科研團隊矢志攻關。在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超級稻目標已經實現的前提下,2013年4月,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與袁隆平在海南共同宣布啟動第四期超級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項目。之后,農業部集中全國優勢力量,由袁隆平牽頭,組建了“7+1”的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創新團隊(7個科研單位加1個企業),持續開展高產攻關。在全國13個省24個百畝攻關示范點中,各地農業行政部門全程指導、督導、落實生產,組織超級稻高產集成技術攻關。溆浦縣農業局超級稻攻關辦主任舒友林說,農業行政部門就是要跟得上,服務快,真正擔負起“管理員”的職責。

        超級稻高產攻關少不了種田“老把式”。宋春芳認為,承包示范片種植的9戶農民兄弟都是種田能手,在一些具體操作方面甚至比專家還做得好。易文憲是其中的一位“老把式”,2011年剛開始村里實施超級稻高產攻關項目,部分村民思想還不統一,他和牽頭人諶六生不僅率先示范,而且帶頭做到成片栽種“五統一”:統一浸種催芽;統一育秧;統一移栽規格;統一水肥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正是有了像易文憲一樣敢于嘗試、規范操作的種田能手,才有了第四期超級稻示范片的大獲豐收。

        “高產水稻需要良種、良法、良田、良態的‘四良’配套,其中良種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良態是好的氣候和生態條件。”針對超級稻高產攻關,袁隆平對于這“四良”了然于心。

        在目前已經進行的4期攻關中,其中第四期攻關用時最短,只用了3年時間就突破了畝產1000公斤的大關。在宋春芳看來,從良種的角度來說,這得歸功于增產攻關技術的儲備和積累。

        從1996年開始,歷經10多年的聯合協作攻關,在中國超級稻育種理論、育種材料創制和新品種選育與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已育成通過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126個(淘汰15個,目前在生產上使用111個)。

        “在紅星村示范超級稻,總共可利用170多天的溫光資源,用足了170天,這里面有‘良法’的大功勞啊!”袁隆平說。

        在攻關過程中,涌現出了多項配套的適合超級稻生長的栽培方法,最突出的是掌握適宜的播種期,以及有關確定品種栽插密度的方式方法,其他在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配套技術方面還有一些改進。

        在適宜的播種期方面,李建武說,一年中溫度變化呈現前期冷、后期冷的趨勢,因而在氣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播種期應盡量往前趕,今年紅星村示范片超級稻是4月11日播種的,比當地其他一季稻提前了一個星期左右。這樣一來,呈現了一些好的效果,因為當地氣候條件常態下適宜水稻生長的時間是170多天,專家組原預估是165天左右,由于今年遭遇了八九月份的一段低溫陰雨天氣,延長了生育期,但依然在適宜水稻生長的氣候范圍之內,既規避了風險,又充分利用了溫光等適宜生長的資源。

        而在確定品種栽插密度的方式方法上,攻關組在“密度、移栽方式、走向”三點上做足了技術文章。宋春芳介紹,在密度上進行強化栽培,移栽規格上每畝插1萬蔸,以適度的植株密度保證了產量;移栽方式上采取雙寬窄行方式,便于通風透光;而東西行向移栽則保證了前中期光線可直達禾苗基部,有利于超級稻生長發育。

        此次測產的田塊是真正的良田沃土。紅星村攻關片屬于溪谷小盆地,晝夜溫差大,土壤質地由花崗巖成土母質發育的麻沙泥為主,溪邊田塊為河流沖積物,耕作層較深,土壤有機質較豐富,為超級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溫床”。

        至于良態,宋春芳認為,在具體操作中,品種、栽培方法等都要圍著氣候轉。示范片海拔520米左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熱較充足,雨水充沛。

        “84歲突破畝產1000公斤,90歲前我要實現第五期、沖刺第六期超級稻目標”

        “四良”配合讓超級稻結出了碩果,首先是豐產高產。

        “第三期攻關成果,可以多養活7000多萬人;而第四期攻關成果,可以多養活1億多人。”袁隆平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四良”配套,生產得當,加以大面積推廣,推廣之后大概可以實現畝產750~800公斤,比第三期每畝增產100~150公斤。

        “相比起紅星村‘四良‘配套,這片地只有良種良法‘兩良’配套,算不上良田良態,馬上就要收割測產了,每畝900公斤應該沒問題。”袁隆平指著雜優中心基地附近的一塊試驗田說,“你看,這稻穗沉甸甸的,谷粒飽滿得很呢!”

        “一些水稻高產了品質卻難以上去,超級稻能做到既高產又優質嗎?”面對記者拋出的疑問,袁隆平笑著說,“這口感好得很呢,我說了不算,大家可以嘗嘗后評一評。”

        10月10日測產當天,在紅星村,袁隆平和所有工作人員都吃了一個盒飯,而當天就是用高產攻關的“Y兩優900”超級稻米做的飯。大家吃后,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給了一個“贊!”

        在農民看來,超級稻的品質更好。種了12畝示范田的易文憲告訴記者,第四期超級稻先鋒組合“Y兩優900”不僅產量高,而且口感相比較一般雜交水稻要更好。

        示范田產量高品質好,為何不迅速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專家團隊坦承,從試驗田到百姓餐桌,推廣應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袁隆平認為超級稻大面積推廣要有“三法”:政府引導、健全推廣的體系、要發揮企業特別是商業化育種的力量。

        第四期超級稻的實現為第五期攻關鋪了路。袁隆平說:“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是中國人的驕傲,未來還要向更高目標挺進,下一步將建議國家立項,啟動以每公頃16噸為目標(每畝1067公斤)的超級稻第五期攻關計劃,如果第五期每公頃16噸的目標實現了,下一個就是每公頃17噸……靠年輕人一直攻關到每公頃20噸目標的實現。”

        超級稻示范畝產突破1000公斤!這是世界水稻生產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更是一個新的起點。“80后”的袁隆平已經在暢想“90后”的目標:未來水稻畝產還有500公斤的潛力有待科研人員去攻關,隨著育種技術等集成技術的進步,超級稻畝產甚至可以達到1500公斤。

        傍晚的微風吹來,有絲絲涼意,衣著單薄的袁老和記者在田間地頭聊了近一個小時。從田頭走向辦公室,不到1公里,可超級稻這條高產攻關之路走了已經17年。

責任編輯:88訂單網
88訂單網特別聲明:
1、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88訂單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文為88訂單網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 超級稻

相關文章
關于88訂單網 | 新手指南 | 誠征英才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付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快遞查詢 | 代理招募
客服:0769-82989878 客服傳真:0769-81181218 電子郵箱:admin#88order.com 訂單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英文網址:www.jsjsjsj.cn 版權所有 88訂單網備案/許可證:粵ICP備14027189號-4 Copyrigh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