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近日召開的“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講話時表示,到2020年,頁巖氣和煤層氣產量均達到300億立方米。而2012年能源局制定頁巖氣發展規劃時展望,到2020年,頁巖氣實現年產量600億~10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目標被“腰斬”,驚動業界。記者就此展開了采訪,業界認為,調減產量預期將給頁巖氣開發“降溫”,如此方可促進頁巖氣理性開發。
“頁巖氣在涪陵等地區的開采雖取得了突破,但距美國大規模商業化、產業化開采還有一定距離,與我國天然氣產量相比也微乎其微!眲倓倧拿绹⒓幽么蟮葒疾鞖w來的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馮連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能找訂單源局此次下調2020年頁巖氣目標釋放出理性信號。我國頁巖氣項目此前有“爆發性”投資和大干快上的態勢。通過對前兩輪頁巖氣中標企業在實際勘探開發過程中暴露問題的總結,已炒熱的頁巖氣發展正逐漸回歸理性并逐步走向正軌。
“這是國家能源局對頁巖氣‘十二五’發展規劃所作展望的修正。中國頁巖構造和區位較美國復雜,因此需要對開采工藝本土化,以保護水源和生態。加之引入來自俄羅斯和中亞天然氣的相關規劃,本土頁巖氣開采可放緩。”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龐昌偉教授表示。
記者了解到,中石油到2015年的頁巖氣產量目標是26億立方米。中石化以涪陵頁巖氣田為首的頁巖氣實驗區取得找訂單了產量突破,已建成產能11億立方米/年,涪陵頁巖氣田計劃2015年底建成產能50億立方米。但是,除中石化和中石油外,第二批頁巖氣中標的企業現在還沒有大的進展。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崔永強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頁巖并不產氣,頁巖僅僅是個儲層,而且是最差的儲層。因此,頁巖儲氣量少、產量低、投入高,開采可能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對頁巖氣的開采都十分謹慎!
“開發頁巖氣涉及技術研發、產業政策、天然氣價格、輸氣管網、環境監管等諸多方面問題,我國現在還不能說已經準備好了!敝袊茖W院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范英教授告訴記者:“我國在頁找訂單巖氣優惠政策的落實、現有油氣法規的適用性、管網定價機制、環境保護監管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來規范和指導頁巖氣的開發,是我國頁巖氣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開發的關鍵。政府在其中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
范英表示,我國在頁巖氣相關政策體系和監管體系尚未建立完善的前提下,節奏慢下來是回歸理性的表現。只有現在慢下來,將來才有可能快起來、好起來。
專家觀點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馮連勇:由于資源稟賦、技術積累等方面的原因,我們只能借鑒美國頁巖氣革命的一些經驗教訓,但無法復制美國的模式。
資源稟賦大不同
我到美找訂單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頁巖氣生產基地考察時看到,美國一些區塊的頁巖氣產單井氣量堪比我國常規天然氣。一位美國朋友家草場上頁巖氣井的數據顯示,四口井中,投產時產量最大的一口井日產16萬立方米氣,最少的一口是10萬立方米。經過近3年的生產,最高的井日產4多萬立方米,其余都在日產2萬立方米以上。而四川某實驗區的一口井投產時也就日產2萬多立方米。而且,美國頁巖氣井深1000多米,井場多在草場上,不用占用耕地,不用拆遷,河流較多,取水方便。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明確規定,不準取地下水進行壓裂生產。而從我國已發現的一些頁巖氣區塊來看,成藏條件要比美國差很多,開采也更為艱難,找訂單河流較少,水源不足。資源稟賦是最重要的,如果資源不好,技術是無能為力的。
技術積累還不夠
除資源外,頁巖氣開發最重要的就是開采技術問題。美國頁巖氣技術并非全新,而是在現有技術發展的基礎上進行重新整合,并在長達30年的時間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
頁巖氣應是通過現有技術不斷進行組合并在工程實踐過程中完善的產業。如一味強調技術研發創新,并不一定適應此產業發展。技術掣肘的突破并不一定要靠追求特別高新的東西,往往需要借鑒以往經驗和技術成果,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組合摸索得以應用,從而發揮其最大價值。
盈利水平不確定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支持找訂單和鼓勵對本土非常規油氣資源特別是頁巖氣的勘探開發,并為此陸續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
即使這樣,從美國某咨詢公司得到的數據表明,從2008年到2012年,表面上看,美國頁巖氣行業是有凈利潤的,5年來的現金流都為正數,但是凈現金流扣除資本性支出后,即自由現金流除2009年為正外,其余皆為負數。而且,2012年的自由現金流為-600多億美元。
這說明,會計賬目上的利潤是經不起推敲的,整個行業的盈利是處于高度不確定性的,發生一定程度的金融危機也是有可能的。而我們國內在討論該話題時,往往只看到美國的頁巖氣革命成功的一面,而忽略了其深層次的金融屬性和相對危險找訂單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