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淘汰污染企業是我市實現工業結構調整、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湘江流域污染源頭治理的關鍵內容。記者從市經信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將關閉70家“五小”企業,并淘汰6家企業的7條落后生產線。
三年計劃關閉168家“五小”企業
“五小”企業包括小化工、小冶煉、小造紙、小電鍍、小玻璃等高污染、高能耗企業,這些企業容易對環境和水源造成污染。一些落后的生產線,也會造成環境破壞。如小電鍍加工池里常會流出含有強酸、重金屬等污染物的劇毒廢水,一旦進入湘江,將造成嚴重危害。
市經信委副主任程遠見介紹,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總原則和“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主要途徑,我市將結合改制、兩型、綠心、創模等工作,推進“五小”企業關閉工作。
按照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湘江治理株洲段實施方案,全市2013-2015計劃關閉“五小”企業168家,其中2013年實際已關閉58家,今年計劃關閉70家,2015年計劃關閉40家。同時,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要求,今年將淘汰6家企業的7條落后生產線。
多部門協調配合有序關停
為確保該項工作順利推進,程遠見表示,目前我市已成立了全市關停淘汰污染企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經信、環保、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形成了以市政府牽頭、各區縣落實、市直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實現“三高”企業關停淘汰工作的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和有序關停。
除此以外,我市發揮國家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努力爭取上級政策和財政獎勵資金支持,有序推進污染企業關停淘汰工作。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落實的原則做好職工安置、債務處理及維穩等關停淘汰污染企業的重點和難點工作。此外還將落實責任主體,實行績效考評和“一票”否決。定期召開部門協調會,及時通報相關情況,加強協調溝通,增強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關停淘汰污染企業工作落到實處。